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冻土、湿地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不可分割的自然地理景观,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主要地带性植被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明亮针叶林,全区植物共有1400余种,另有大量特有动物,如松鸡类、棕熊、紫貂等。
为了研究和保护这片我国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区,1991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与内蒙古根河林业局,签署1.2公顷林地的50年使用权协议。在内蒙古根河潮查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了内蒙古大兴安岭落叶松生态系统研究站,2004年入选FAO的GTOS中的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TEMS), 2005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本站为我国寒温带最早建立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学术研究、科技示范的基础研究平台。
本站创始人冯林教授,历任多届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第二任站长王林和教授,内蒙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现任站长张秋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森林经理和森林生态学研究。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几代人一直在努力,为绿色的事业不懈奋斗。
生态站设有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及抚育间伐林4个试验区,分别设置能量及通量观测场、水分平衡场、径流场、植被场、人工自动气象场、冻土场、氮沉降及冰雪观测站。在4个试验区进行森林碳、氮、水、热通量与小气候研究,森林结构、生长、生物量与物候研究,森林粗木质残体、养分循环、更新与多样性研究,森林雪生态研究、冻土及土壤温室气体变化规律研究、森林服务功能与可持续经营研究等。目前,试验区建立了面积为117hm²森林可持续经营沟系综合经营示范区,进行抚育采伐、林分改造(不同强度抚育间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局部抚育天然更新及人工诱导混交林)的研究,建立了面积为0.067h m2林下野生经济植物蓝莓、红豆、野草莓等主要林下野生经济植物进行移植、播种试验,木耳、蘑菇等菌类进行栽培试验与示范。试验区共有抚育采伐、林分改造55块固定样地,试验示范样地10块及一系列昆虫、植物、圆盘标本。
碳水通量观测塔建立于2008年,分七个梯度对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水和辐射等常规气象因子以及碳通量进行监测,同时测定土壤热通量、土壤含水量和温湿度等。目前拥有仪器设备100余套, 有通量涡度观测系统、甲烷分析仪, 负氧离子测定仪、冠层分析仪、氮沉降观测仪、全自动化学分析仪等。
生态站承担森林水文、生物、气象、土壤、森林健康等生态及气候监测任务,向国家林业局和科技部及有关单位提供数据200余GB。承担和完成“十一五”、“十二五”、“行业公益”等项目共计30多项,总经费1500多万元,发表论文100多篇。
依托我站培养硕士研究生62人,博士研究生11人,博士后3人,青年教师12名,本科生1200余名。生态站现有硕士研究生22人,博士研究生5人,进站博士后2人。同时,每年都有100多名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本科生在此实习。
生态站注重对外合作交流,已与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国内很多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仅2014年,生态站为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1个单位组成提供了必要的科研平台。
生态站已构建完成数据信息系统平台,数据整编入库并数字化。根据长期的观测和研究数据为我国预测气候变化;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生态重点工程效益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等方面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多年来,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生态站的建设与发展。生态站累计投入经费近1000万元,目前,正在兴建1033平方米的综合试验楼。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努力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面对林业发展良好机遇,团结协作、努力开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站建设成开放型野外定位研究基地,为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