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关于转发首届全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科学大会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作者: 大兴安岭站 更新时间: 2019-11-01

野外观测实验研究是了解自然规律,认识科学规律的重要科学方式。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布规律布局,通过长期定位观测获取科学数据,开展野外科学试验研究,加强科技资源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建立,是国内外最有影响的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之一,中科院宁夏沙坡头站是CERN最早建立的生态站,至今已有60年连续观测数据。

目前,CERN已经成为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和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为传承CERN优良传统,促进CERN开拓创新和对外开放,特举办CERN成立3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为我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CERN观测、研究、示范、共享工作“更上一层楼”。

为此,在CERN成立30周年之际,特召开首届全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科学大会。科学大会计划每两年召开一次,设特邀报告、分会场报告、专题研讨会和墙报等。参会人员包括CERN生态站及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科院及各部委所属生态站、以及依托生态站开展观测研究的科研院所人员,鼓励青年科学家组织分会场和做学术报告。2019年度的科学大会为首届,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主办,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办。


一、会议目的:

展示生态站长期监测的研究成果,促进生态站之间的管理和科研交流,探讨生态系统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推进生态系统长期与联网研究。


二、会议日程: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时间

主要内容

21日上午

(上段)

CERN成立30周年主旨报告

1. CERN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科发局)

2.生态系统研究的科学前沿(傅伯杰)

3.生态系统管理学科建设(于贵瑞)

CERN发展历程回顾(视频)

21日上午

(下段)

CERN成果发布会

颁发奖励与纪念章

代表发言、领导讲话



首届全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科学大会会议简明议程

时间

主要内容

21日下午

(上)

科学大会平行分会场(6个)

CERN25次年会

CERN成立30周年老同志座谈会(15:00-17:30)

21日下午

(下)

科学大会平行分会场(6个)

22日上午

(上)

科学大会特邀报告(2个)

22日上午

(下)

科学大会平行分会场(7个)

22日上午

(下)

科学大会特邀报告(3个)、简短闭幕式

注:大会特邀报告人、分会场报告人及具体会议日程安排将在1110日在会议网站发布)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25次工作会议(2017-2018年度会议)

时间

主要内容

21日下午

(上段)

CERN2017-2018年度工作报告(管委会办公室)

CERN工作报告

1.CERN仪器修购专项设计思路与展望(于秀波)

2.CERN长期监测数据挖掘与联网研究(何洪林)

3.CERN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李新荣)

4.面向国家需求的生态系统野外站联盟展望(白永飞)

21日下午

(下段)

讨论与发言(全体CERN成员)

会议总结(野外站管委会)

21日下午

CERN成立30周年老同志座谈会




三、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任:

严   庆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

副主任:

孙   命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

封志明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

委员:

周    桔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处长

杨    萍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研究员

于秀波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CERN科学委员会秘书长、综合中心主任

张扬建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院重点实验室主任

何洪林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于伯华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处长


四、会议学术委员会

主任:

陈宜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院士、CERN科学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

傅伯杰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院士、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韩兴国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张佳宝   中科院土壤所研究员、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于贵瑞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

方精云   云南大学校长、院士、教授

康绍忠   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教授

姚檀栋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院士、研究员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院士、教授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教授

  偲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长、院士

白永飞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包维楷   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

崔保山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封志明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研究员

何洪林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胡春胜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黄  晖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

        复旦大学教授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林光辉    清华大学教授

刘世荣    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卢  琦    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马义兵    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

朴世龙    北京大学教授

秦伯强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宋长春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研究员

王希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王艳芬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教授

吴金水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杨红生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扬建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院重点实验室主任

赵文智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

郑循华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周国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朱教君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秘书长:

于秀波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CERN综合中心主任

副秘书长:

张扬建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院重点实验室主任

何洪林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周伟奇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北京城市生态站站长

何念鹏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长期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五、会议主要议题

1)生态系统生源要素及水循环过程;

2)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3)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生物资源利用;

4)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性;

5)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6)生态监测、模拟与生态信息应用。


六、分会场专题设置

本次会议设置若干分会场,每位参加人员最多选择4个分会场。有关分会场的简介,到大会网站http://cef30.csp.escience.cn/下载。

领域一、生态系统生源要素及水循环过程

1-1 生态系统通量的协同观测与综合分析

召集人:于贵瑞 周广胜 联系人:张雷明

1-2 地球关键带水文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召集人:贾小旭 王云强 联系人:张心昱

1-3 变化环境下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与模拟

召集人:王根绪 周国逸 联系人:常瑞英

1-4 农田水循环与伴生过程及其优化调控

召集人:沈彦俊 杜太生 联系人:张玉翠

1-5 湿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

召集人:唐剑武 宋长春 联系人:潘利平

1-6 森林地下碳氮循环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召集人:汪思龙 王清奎 联系人:张伟东

1-7 地下生态学过程

召集人:马泽清 陈磊 李芳兰 联系人:寇亮


领域二、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2-1 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其耦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召集人:牛书丽 杨元合  联系人:田大栓

2-2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召集人:张齐兵 张建军 联系人:王杨

2-3 全球变化与高寒生态系统优化管理

召集人:戴尔阜 汪诗平 王小丹  杜岩功  方江平 联系人:武俊喜

2-4 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召集人:庾强 张云海 联系人:徐翀

领域三、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生物资源利用

3-1 植物功能性状:器官-群落-生态系统

召集人:何念鹏 叶 清 孔德良 联系人:何念鹏

领域四、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性

4-1 湖泊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性

召集人:朱广伟 刘松涛 徐新伟 联系人:邢鹏

领域五、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5-1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调控

召集人:朱教君 闫巧玲 联系人:张金鑫

5-2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召集人:林光辉 李博 韩广轩 联系人:韩广轩

领域六、生态观测、模拟与生态信息应用


6-1 “社会-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与研究

召集人:周伟奇 李俊祥 联系人:张红星

6-2 生态系统植被观测研究方法与技术

召集人:吴冬秀 刘海江 侯鹏 联系人:张琳

6-3 生态系统大数据与生态模拟

召集人:何洪林 袁文平 联系人:任小丽

6-4 大气污染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召集人:胡波 罗泽 联系人:胡波

领域七、跨领域综合研究

7-1 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大科学计划

召集人:吴炳方 崔骁勇 联系人:付超

7-2 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CERN国际合作

召集人:张林秀 陈曦 联系人:王国勤刘文江

7-3 农田生态系统联网研究

召集人:李发东 丁维新 联系人:李炜

7-4 生态系统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观测与应用

召集人:王绍强 张永光 联系人:王绍强

7-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召集人:孙建 武高林 联系人:孙建

7-6 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近海生态系统

召集人:黄晖 黄邦钦 联系人:周伟华

7-7 研究生专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

召集人:王艳芬 于秀波 联系人:刘宇


七、会议组织

主办机构

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促进局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承办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协办机构

科技部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生态学学会长期生态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


会议时间:2019年1121-22

会议地点:北京会议中心(北京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8号)

会议规模:400人左右


八、会议联系方式:

杨萍,电话:010-68597237

会议邮箱:cef@cern.ac.cn

CERN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

于秀波,电话:010-64889820

CERN第25次工作会议

何洪林,电话:010-64889599

全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科学大会

张扬建,010-64889703


更多大会注册信息请登录:http://cef30.csp.escience.cn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dxf@cern.ac.cn TEL:18586025667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